卡若区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昌都市召开“六 · 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1-06-08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4日,我市召开“六 · 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发布《昌都市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为全市人民介绍我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全市环境质量指标总体良好,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向巴朗加向媒体介绍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2020年,我市群众在空气、水、噪声、垃圾、土壤质量、宣传教育方面满意率分别为95.98%、95.55%、95.28%、98.75%、98.35%、97.22%,城市环保公众满意率达96.86%。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狠抓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监管,督促指导昌都市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污染物排放均达标。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收集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检测报告91份,109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收集全市24家医疗机构医疗废水基础信息;完成56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并取得了市人民政府的批复;完成江达县字曲河、贡觉县马曲河、芒康县嘎托河、八宿县然乌湖等河流的“十四五”水生态环境规划要点编制;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排,核实入河排污口82个。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84.8吨,跨市转移过期药品、化学试剂、过期兽药等危险废物62.6吨,跨省转移煤焦油63.14吨;持续开展环境大整治工作,全市12万余人次参与,累计清理垃圾1300余吨。

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受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62个,网上登记环评手续1512个;对存在违规备案嫌疑的9批次227个问题登记并移交相关县(区)分局进行核实处理;完成118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

向巴朗加表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能力建设和群众宣传教育,不断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和群众环保意识,巩固我市已创建成功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守住成绩、拓展内涵、创新方式、健全机制,立足新的起点,以更大的气魄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西藏日报、今日西藏昌都网、昌都广播电视台、昌都报社等新闻媒体应邀参加发布会。


今年“六 · 五”世界环境日组织了哪些系列宣传活动?

今年昌都市“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主要从九个方面开展。

一是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0年昌都市环境状况公报。

二是开展生态环保一条街宣传活动,6月5日在茶马广场,联合20余家单位、企业,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现场宣传活动,旨在展示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成就,倡导广大市民朋友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三是6月3日,生态环境局组织公众集中参观昌都监测站实验室、昌都市污水处理厂、雪花啤酒厂。

四是各县(区)态环境分局协本县(区)相关单位对虫草采集群众进行虫草采挖期间保护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及时向全市群众发送环保温馨提示短信。

六是联合强巴林寺管委会,进一步强化文明煨桑宣传力度。

七是市综合行政执法队和10县综合行政执法队结合执法大练兵,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开展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宣传。

八是在昌都报、“今日西藏昌都”网站刊登发布2020年昌都环境状况公报全文;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营造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浓厚氛围。

九是6月底将在江达县举办“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江达论坛”,届时邀请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昌都市相关领导及各单位领导、昌都市各县区生态环境领域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各界人士、新闻媒体等共聚江达,共商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大计。

生态环境局将如何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客观真实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将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增强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完成区域内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按照自治区2021年监测方案的要求,持续开展好水、气、声、土壤等方面例行监测任务,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状况。

二是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投入1000余万进行实验室提档升级,补充购置监测设备,强化人员培训,持续提升监测人员业务能力。

三是持续推动数字监测智慧建设。对排污企业逐步实现从手工到自动、从粗放到精准、从分散封闭到集成联动、实现从现状监测到预测预警的全面转变。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